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宜宾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宜院发﹝2018﹞38号)文件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大力进行课堂革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决定自近期集中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月”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成效,特制定本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彰显我院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营造崇尚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组织机构
成立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学质量月”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总体安排和统筹协调。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郭 鹏
副组长:朱文优
成 员:侯 茂、赵 成、陈文浩、张 超、刘 燕、王 鑫
秘 书:侯 茂
三、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准备阶段(10月25日-10月31日)
1、制定“教学质量月”工作计划,研究并规划“教学质量月”的各项活动。
2、召开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审定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
3、召开全院教师大会,宣传“教学质量月”活动的目的及重要性,宣讲“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启动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
4、召开全院各班主题班会,将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内容及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学生。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召开师德师风教育专题会议,组织学习“高校教师师德七条‘红线’”、“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宜宾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修订)》、《宜宾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办法(修订)》等,规范课堂教学政治纪律,要求教师遵守课堂教学规范,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
(2)开展师德师风督查活动。组织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小组成员,通过看课、听课、暗访、学生信息员、督导信箱等方式,对教师行为、舆论导向、敬业精神等内容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和上报学院领导小组。
2、学风班风教育活动
(3)开展学风班风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专题班会,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宜宾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宜宾学院学生奖励条例》、《宜宾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修订)》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学生学风。
(4)开展学风班风促进活动。开展“一周一学,两周一评,一月一讲”活动,让学生有事做、容易做、有所做,营造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打造良好学风。同时,对班级学生出勤率、学习风气、寝室文化等进行检查评比,打造良好班风。
3、日常教学检查活动
(5)开展教学规范检查活动。组织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通过检查和看课的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大纲、教材、PPT、教学秩序、教师行为、调停课、学生到课率等进行检查,考察备课、上课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院及反馈给教师,立即整改和做出相关处理。
(6)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对教师(以新进教师为重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听课,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意见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发挥教学督导专家督课和导课的作用。
4、教学研究讨论活动
(7)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从学院层面,分别邀请1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公开课、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邀请1企业锻炼老师开展学习汇报交流会,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全院教师教学教改质量;邀请2名校外专家到校作分别就工程教育认证和师范教育认证进行专题报告,为我院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把脉。
(8)开展师徒结对互帮活动。根据师资队伍情况,组织三年以内新进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开展师傅带徒弟、师徒结对互助活动,为教学、科研团队打造奠定基础。
(9)开展同行听课互评活动。全体教师相互听课评课,2019年入职的新教师至少完成36课时,2017~2018年入职的新教师至少完成8课时,其他教师至少完成4课时,并开展教师课堂教学互评活动,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进行专业课教学诊断活动,主动诊断各专业教学课题内容的短板及缺项,促进教学内容更加完善。
(10)开展教研专题研讨活动。从学院层面,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等文件精神,以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开展(师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等教研活动,并就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师德师风等各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教师加强“正确处理教学与课堂管理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技能的学习,做到活动有记录、有主题、有成果,形成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专业发展的良好教学研讨风尚,切实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
5、教学质量评比活动
(11)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活动。组织开展全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竞赛活动,评选出生工学院首届“教学新秀”,通过“以评促教”的方式,促青年教师(尤其是进新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同时,挖掘和发现优秀青年教师,加以培养,为学校和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贮备人才。
6、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12)教学实践成果征集活动。为充分展示学院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成果,全院教师总结2019年外出学习调研、课程教学教改、学生创新实践、专业建设与改革、师生成长故事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和亮点,学院汇集和提炼上述内容,对全院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成果、典型案例等进行集中展示,促进全院教育教学改革风尚形成,宣传展示学院工作成就。
(三)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
1、撰写活动总结;
2、召开活动总结大会,表彰先进,提炼经验,反思不足。
三、工作要求
1、各教研室、各班要高度重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
2、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按照要求汇总好活动资料及记录,以便于检查和验收。
3、成立宣传小组(学生工作推荐3名宣传员),在我院网站设立“教学质量月活动”专栏,对活动开展的亮点进行宣传报道。
4、活动结束后,各班于12月17日前,把所有活动原始资料和记录,以电子版形式发送王鑫处汇总写出活动总结,最后上报侯茂处。
5、活动结束后,各教研室于12月17日前,把所有活动原始资料和记录,以电子版形式发送陈静处汇总写出活动总结,最后上报侯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