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科普小知识(1)
危化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危化品进入身体的途径:
危化品事故的危害:
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一些危化品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危化品事故有以下3种主要危害:
燃爆危害: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并且救援难度高。
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后,毒物会以多种方式扩散造成污染,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
环境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污染空气和物体表面甚至渗入地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实验室中的危化品储存:
(1)统一管理、集中存放于危化品柜内,禁止存放超量的危化品,若暂时不用的危化品也要放置于危化品柜内
(2)危化品严格按照危化品的性质分类存放 举例:
(3)危化品储存地方安装监控设施
(4)钢瓶的储存: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要专瓶专用,要远离明火、热源、防止受热,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还要对气体钢瓶进行固定,以防止钢瓶倾倒引起安全事故。
实验室中的危化品正确使用方式:
(1) 使用人员用前向本室内的危化品管理员说明,由危化品钥匙保管人员(双人)开启,领用人员,钥匙保管人员签字
(2) 取用、操作时戴取手套
(3) 操作有毒有害化学品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4) 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