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将创新实践植入学生每一课 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

作者: 时间:2021-12-06 点击数: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ttp://p2.cri.cn/M00/40/D7/rBABCmGpm12AelGdAAAAAAAAAAA277.600x400.jpg

学生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宜宾乃至四川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学部以党建育人为核心,构建起研训创服四位一体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把立德树人融入科学研究、专业技能实训、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社会服务各环节,培养厚植三农情怀、立志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http://p2.cri.cn/M00/40/D9/rBABC2Gpm12AQXGlAAAAAAAAAAA437.600x450.jpg

教师带领学生指导茶叶生产

在宜宾学院的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宜宾市重点实验室,学生们忙着取样、实验、记录、学习……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学部还发挥第二课堂重要阵地作用,通过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课外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据统计,学部每年有近500名学生在省市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和实验。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就业能力与质量的关键。学部党总支书记、教授郭鹏介绍说,学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与大北农驰阳集团、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邦集团等行业标杆企业签订实习实践协议,建立数十个实习实践基地,每年有超过500余人次参加专业实践。同时,学部立足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教师团队为核心,鼓励到企业、基层和农村锻炼。目前,学部10余名教师先后受聘宜宾叙府酒业、屏山炒青茶业等多家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四位一体实践协同育人模式的带动下,一大批优秀学子不断涌现。生物科学专业20182班学生龚殊,曾组建创业团队成功入驻宜宾学院双创孵化园,并成功推动雷波县人民政府与宜宾学院进行校地战略合作签约,带动贫困户400余人脱贫增收。

在教师指导下,龚殊的创新项目还曾获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项目实施6年来,学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育人模式和体系,拥有了一批稳定的教师队伍、建设了一批条件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及服务成效明显。目前,该项目运行情况稳步有序,状态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211月,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党总支获批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标杆院系培育单位。

(编辑/喻丽 何忠萍 审核/郭鹏)

 

Copyright © 2017-2021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电话:0831-3542710   Powered By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